为了解新生入学适应情况,加强关心关爱学生,12月19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白马校区3414教室召开2024级学生座谈会。副院长孟晓轲、辅导员赵杰,2024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体学生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结合所学专业,围绕新生环境适应、学习方法、课程学习、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等畅所欲言,分享了个人成长经历和困惑,结合学习、生活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与建议。
孟晓轲对同学们入学以来的成长变化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新校区软硬件条件和国际教育学院为同学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锻炼平台和不同的发展路径,希望同学们学会学习:包括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在学习上决不能有放松、躺平的心理;寻找专业兴趣点,要在专业领域发现和捕捉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合理规划在南林期间的学习生活,设定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学会实践:要多沟通,借助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优秀平台锻炼自己的实践沟通能力;多动手和动脑参与志愿服务和中外学生活动、培养奉献意识;多反思,通过在实践过程中不停反思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快速成长和进步,为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孟晓轲还表示学院将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的支持学生发展,畅通学生诉求渠道,持续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正如校党委书记赵茂程在学期初开学第一课所讲,希望2024级同学们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躬行实践中磨砺意志品质,在接续奋斗中追逐青春梦想,让青春在南林、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绚丽华光!上午的集体座谈结束后,下午孟晓轲与辅导员赵杰还走进杉苑和竹苑学生公寓,与学生们进行了个别访谈。
本次座谈会加强了学院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院对他们的关心、关注与关爱。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积极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努力拼搏奋斗。与此同时国际教育学院也将加强学院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关注同学们的成长需求,继续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交流办学,努力提升同学们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出国深造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