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蔡晨阳
通讯作者: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单位:蔡晨阳,付宇
论文DOI:10.1002/adfm.202405903
成果简介
这篇论文展示了一种新型纤维素光学超材料(COM),其通过球磨技术在微纳米层面进行结构重构,实现了高效的白天辐射冷却。通过细调机械化学过程中的剪切动力学,成功制备了具有约98%太阳反射率和约0.97红外发射率的COM,超越了传统光子晶体和常规合成光学材料的理论值。户外测试表明,基于COM的涂层在南京的高温下表现出5.7℃的白天辐射冷却效率。此外,COM可以通过喷涂、冷冻铸造和溶液铸造技术生产成不同的散射材料,这项研究推动了可扩展和可持续光学超材料的发展,以缓解能源消耗。
背景介绍
光学超材料在红外发射调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应用于太阳能收集、红外伪装、辐射冷却等领域。理想的辐射冷却材料需在太阳光谱(0.3-2.5微米)内具有高反射率,同时在红外区域(8-13微米)具有超高发射率,达到“可见光白色但红外黑色”的效果。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光学材料,如TiO2、PVDF和BaSO4纳米粒子展示了有效的阳光散射和红外发射性能,但其生物相容性和复杂的制备过程限制了其应用。纤维素由于其可调节的形态、优异的机械性能、可再生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光学调节领域展现了巨大潜力。然而,大量研究集中于优化纤维素材料的透明度,对其作为高效散射介质的可能性探索较少。本研究首次通过球磨过程中对纤维素表面结构的重构,开发出可见光“白色”但红外“黑色”的纤维素光学超材料,展示了其在太阳光反射和红外辐射方面的优越性能。
纤维素基超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结果展望
文章总结了通过高能球磨工艺开发的纤维素光学超材料(COM)的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潜力。研究表明,COM具有极高的太阳反射率和红外发射率,在白天辐射冷却中表现出色,能有效降低表面温度。COM基涂层可以应用于多种基材,通过简单的喷涂、浸涂或喷洒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研究还通过模拟和实地测试验证了COM的冷却效果,表明其在节能降温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